§ 童真 §
除非變成像小孩子一樣,
否則你無法進入天上的國度。
─耶穌( 6 B.C. ~ A.D. 30)─
※耶穌基督,世界主要宗教人物之一,被基督徒視為《舊約聖
經》中所預言的先知彌賽亞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最近,為了準備一場離家較遠的演講時,我坐在書桌前直接看著
牆上的鏡子,有種很奇怪的體驗。整面牆是個巨大的鏡子,當我
在筆記本上寫東西,每次抬頭望都看到這個身體在反看著我。最
後我停了下來,反瞪回去。我實在無法理解這真的就是投影在鏡
子上的我。記得我對自己說:「這是一個租用我臉龐的老男人。」
當我瞪回去的時候,我想到活在每個人裡頭那看不到的存在體
(being);這個存在體沒有邊際、也沒有形相(form),因此也就沒有
開始和結束可言。這就是那無形、不老、不變的寧靜觀照者
(witness);這就是存在於我們每個人裡頭的永恆的小孩。就如不
老的小孩子般,我們成了天堂的同義詞─代表形相和邊際、開始
和結束、高上和低下都完全不再有意義的永恆。
天堂不是個有邊界、周圍、外緣、界域的地方;更確切地說,它
代表著超越劃分。這和耶穌在這個有力的觀察中所講的那個小孩
是相同的。在那兒,它永遠與我們在一起,永遠不會老;然而它
在觀看著,永遠地看著。注意看那下垂的眼皮、皮膚的皺紋、銀
白的頭髮;真的,那是一個這些日子以來,租用著我的臉龐的老
男人!
在我裡頭這個不老的小孩─永恆不變的觀看者─沒有評判與仇
恨。沒有可評判的事,沒有可仇恨的人。為什麼?因為它不看表
面,它只知道用愛來看待每件事、每個人。這就是我稱之為絕對
的「容許者」(allower)。它容許任何事物成為現在的樣子;它只
注意所遇見的每個人裡頭那未被開顯的神性。由於沒有形狀、顏
色、大小、顏色或性格,內在這個不老的小孩無法去注意那樣瑣
碎的分別。由於不活在任何人為界線的一邊,它不會沉迷在種族
或文化的認同;如此一來,要在人為假造的目的點上有所紛爭是
不可能的;因此那不老的小孩總是處於平靜,只是看著、觀察著
─但最重要的,它容許一切。
近來有一天大早起來跑步的經驗。我太興奮了,於是在結束跑步
回到旅館時,我跳越過三呎半高的圍欄。我老婆─她剛剛在觀察
我─發出了尖叫,對我說:「你不可以那樣做!五十六歲的人了
不要跳圍欄,會把自己搞死的!」我立即的回應是:「喔,我忘
了。」那不可見、不老的我─永恆的觀察者─一時忘了它是住在
一個超過半世紀的身體裡頭!
對我來說,耶穌在新約聖經中的這段話,是在提及關於忘掉「把
身體當作是主要本體」的一個過程─忘掉我們的種族認同、我們
的語言、我們的文化標籤、眼睛的形狀、在哪個國界出生;然後
做個轉變,成為對所有的分別都不為所動的小孩。耶穌不是說我
們該成為幼稚、不成熟、不守規矩、沒教養;他是說要像小孩子
般─沒有評斷、有愛的、接受一切、不把標籤貼在任何人或任何
事。
當我們能夠像小孩子一樣,我們就瞭解在每個大人裡頭,都有個
拼命想要讓人來認識的小孩。小孩子是充盈的,大人則通常是空
虛的。小孩子的充盈是顯示在平靜、愛、不評判和容許;大人的
空虛則顯露在恐懼、焦慮、成見和爭鬥。開悟可以看成是記得
「小孩子心中的純潔」的過程;這純潔神聖的愛和接受性,正是
通往天國的入場券。讓它成為你的生命目標之一吧─做每件事情
時,都變得更像小孩。
好奇心是我們從天才和小孩之中看到的共同品質。天才和小孩都
同樣地有探索的意願,而沒有失敗的想法或受到批評的憂慮。我
認為耶穌在這段話中的關鍵詞是「轉變」;他教導我們要成為完
美、仁慈、有愛的,以及最重要的─要成為永恆。它就存在於我
們裡頭,不會老也不會死。這溫柔寧靜的觀照者,正是我們想轉
變成的對象。那天真無邪又具有想像力的神秘者─它天生就是靈
性的─正是我們所要轉變成的小孩。這麼做時,我們變成了小孩
子般而脫離大人幼稚的生活方式─是這種方式阻擋了我們進入永
恆的天國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地球上的此時此地就有天國,如同天上的一樣;你所該做的只是
「轉變」。要達成這個的話:
◎盡可能用能挪得出的時間觀察小孩子。當你這麼做時,喚起你
內在那個也想跟他們一起玩的小孩。古代思想家赫拉克利圖斯
(Heraclitus)曾經說過:「當人能達到像小孩子玩耍時那樣認真的
時候,才最接近他自己。」當自己轉向天國邁進時,讓自己更像
小孩、更愛玩、更有愛、更有好奇心吧。
◎當發現自己的舉止出現嚴肅和無趣,記得你那內在無形的觀察
者,它在注意看著你的陰暗面。那個觀察者也一樣嚴肅嗎?很快
你就會發現,你那孩子般的觀看者,完全不會像那被觀看的一
樣。接著,立誓要做立即的改變。
◎下定決心─「我決不讓一個老頭子住在我的身體。」你的身體
或許真的是被一個陳年的存在體租用著,但那個注視著一切、永
恆無形的觀察者將保持像小孩和天真的,並用這樣堅決的正確態
度,在約定好的時間,準備進入天上的國度。
※站長註:這讓我想到《另一宇宙來的人》書中,那位神奇小孩「陽子」~
在更高層的宇宙生命,都是從「玩」當中學習、領悟的……。
她(陽子)說:
「快樂正是練成神仙最重要的養料。」
「吃、喝只能養你的肉身,快樂才能養你的神!要快樂快樂!」
「只有快樂,才能讓你成為神!所以人一定要快樂!快樂!」
「小娃娃就是你的神,真正的你。」
(陽子說每個人體內都還有一個不生不死的「小人」──小娃娃)
總之,這小女孩對生命的看法就是──
生命只有二個任務:
「玩」、「創造」!
所以,我們人生啊……
p(^o^)q 要快樂、快樂!!
百善「笑」為先嘛~~~~~~~~~
哈哈哈!(譯者若火)